6月30日,由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联合中国矿业大学(华东)、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等25所高校与超星泛雅集团共同发起的“智教慧研慕课西行”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虚拟教研共同体正式启动。
一、校企协同牵纽带 东西高校聚智西行
在慕课西部行工作委员会等四部门指导下,全国25所高校以“资源共享、协同育人”为核心,依托超星集团数智化平台,构建“东部引领、西部协同”的课程共享新生态。作为牵头单位,我校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肩负推动《过程控制》、《信号分析与处理》等优质课程资源向西部高校辐射的使命,开启东西部电气类专业数智化教学创新的协同创新新征程。
二、共建共享智慧课堂 “1234”建课路径引航西行
我校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副主肖中俊教授在启动会上作《智慧课程“1234”建课路径创新实践》主题报告。作为国家一流自动化专业获评负责人、国家一流课程主持人,他提出“目标-设计-实施-评价”四维建课模型:以“两性一度”金课标准为纲,构建“理论筑基-场景实训-AI赋能-思政浸润”教学体系。其主持的国家级课程建设《过程控制》课程的“线上资源+虚拟仿真+AI测评”混合式教学模式,为兰州工业学院、西藏农牧学院等西部高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课程建设范本,获与会专家高度认可。
三、三大行动赋能长效发展 工大方案深耕西行之路
依托共同体建设规划,我校将积极推出电气与自动化类“课程-教研-技术”三阶跟进举措。
课程共建工程:联合山东科技大学、长沙理工大学等校,围绕《数字电子技术》、《运动控制系统》等20余门核心课程组建智慧课程群,通过超星平台实现课程资源、教案库、虚拟仿真资源的跨省共享。
教研赋能计划:每月选派骨干教师参与“同课异构”磨课活动,针对西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等需求提供专项指导。
智能体研发行动:结合兰州交通大学《自动控制理论》、新疆大学《高电压技术》等课程特点,开发适配西部教学场景的个性化AI智能体,通过“生-机互动”模式提升实训教学效率。
四、齐鲁担当书写教育情怀 数智星火照亮西行征程
从泉城到边疆,我校以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为支点,在“慕课西行”实践中交出工大答卷。此次共同体建设不仅推动《电力电子技术》等课程的跨校协同创新,更通过“东部经验输出-西部实践转化”的模式,助力西部高校提升数智化教学能力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“1234”建课路径的推广应用,与25所共同体高校携手打造“资源共享、协同育人”的教育新生态,让数智化教学的光芒照亮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之路!